电加工与模具
主办单位:苏州电加工机床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9-279X
国内刊号:32-1589/TH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16810 人次
 
    本刊论文
关于《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与实践

  论文导读::冲压模是模具行业中重要的模具类型之一。课程的改革与创新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高职院校面临高职教育的转型与改革。构建以“任务驱动”的新教学结构与体系。达到“双师型”标准。

  论文关键词:模具,改革,高职教育,任务驱动,双师型引言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与革新,模具行业在制造业中的作用和地位也不断得到提升。电子、汽车、航空等各个行业对模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从而珠三角地区的模具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一现状导致对模具设计、制造人才的需求激增。高职高专院校担任着培养模具行业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重任。然而,滞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却制约着模具行业的人才质量和数量。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进行相关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入手。

  冲压模是模具行业中重要的模具类型之一,约占整个行业比重的三分之一,所以,在模具专业中,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是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课程的改革与创新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课程功能的改革课程需从单纯注重教师主动传授知识和技能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与技能,并同时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尤为重要的是强调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教育教学论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改革教学模式必须从传统的学科体系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构建以“任务驱动”的新教学结构与体系。

  传统教学模式是在学科体系下诞生的。学科体系是以知识框架为依据,注重陈述性。学科体系的课程结构导致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分离,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分离,知识排序的方式与知识习得的方式分离。这是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悖的,而且与职业教育追求的整体性学习的教学目标相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首先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隐含在单个的任务中,让学生以分组完成任务的方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旧的课程体系主要如下:

  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方案实施考核方案教学效果绪论1.冲压工序的分类;2.冷冲模的分类;3.冷冲模设计与制造的要求;4.冷冲压现状与发展方向;5.常用冲压设备。

  按照章节和知识体系,教师按部就班理论讲解,学生被动接受。

  布置作业的形式和期末纸质试卷考试。

  理论教学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不好。

  冲裁模具1.冲裁件工艺性分析及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2.选择模具的结构形式;3.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4.模具的主要零部件设计;5.模具闭合高度及压力机有关参数;6.绘制模具总装图和零件图。

  弯曲模具1.弯曲模典型结构的设计方法;2.弯曲件的工序安排原则;3.单工序弯曲模、级进模、复合模、通用弯曲模的选用。

  拉深模具1.拉深工艺确定与计算;2.拉深模具典型结构的设计与选用。

  成型模具1.翻边、胀形、缩口、校平与整形模具结构特点与设计要点和典型结构。

  这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差,不能积极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而改进的“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能行之有效的改变这一现状。首先我们按照冲压模具的典型结构设置四个典型任务:

  (1) 冲裁件的模具设计(2) 弯曲件的模具设计(3) 拉伸件的模具设计(4) 成型件的模具设计我们以冲裁件的模具设计为例介绍“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的构建。首先,把教学内容以任务的形式下达给每组学生,即给定一个冲裁零件让学生完成模具结构的设计。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学生为主导,教师引导完成设计的每一步。下图1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分解图,左面为学生需要完成的每一项任务,右面是在完成的任务时教育教学论文,需要用到的知识和技能,需在老师引导下合理运用。

  任务驱动图1 冲裁件模具设计任务分解图这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助于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更具体,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学习内容,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教学的实施中,“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效果比较理想。

  该课程与前面的《模具结构认知与拆装》课程和后面的《模具综合制造》课程形成有机的统一,使学生对冲压模具的设计、制造有了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另外,在设置教学任务的时候必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企业一线应用技能的联系,缩小之间的差距,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课程考核的改革考核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起到导向作用,对学生的激励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优良、先进的考核制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该课程的考核取消单一的“理论知识”的考核标准,放弃纸质考试的方式,采用“综合性、过程性”的全方位考核方式,综合评估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综合考核的方式主要体现在完成任务的每一个环节上,重点考核过程,而非结果。考核从基础知识的应用、模具结构方案的确定和参数的计算和选择等三个方面考察,用“三位一体”的综合考核,突破单一“知识型”的考核标准,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考核。通过考核,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正确运用相关知识完成模具的设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每一个任务进行考核评定,综合得出该课程的综合成绩。其次,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主动性,给出课堂表现评定,能有助于激励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过程考核是对每名学生整个课程教学中的学习表现都进行评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它是客观、合理的,能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考核制度。

  4.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结构是否合理是决定一所院校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面临高职教育的转型与改革,为了能更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力度,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适应高职教育的新特点和教学新模式。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现阶段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基本要求就是具备“双师型”素质,达到“双师型”标准。

  所谓“双师型”是指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要具备与讲授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论文,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同时也要具备行业、企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和技能。

  要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就必须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加大从模具企业、行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任教的力度。这类人员往往具备丰富的模具设计、制造等各种实践能力,对模具行业所需技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知。他们的经验和能力能对学生的实操课程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实操课程内容更接近模具企业一线的真实水平和技能。

  二是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和训练。已在校工作多年的教师,很多缺乏对高职高专教育理论和模式的认知和专业实践能力。为了进一步适应高职教育的改革,教师一方面必须对高职教育新理论和新模式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能运用到教学中。另一方面,在校教师要进入行业、企业学习新技能和新知识,掌握企业一线应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高职院校必须有相应激励机制和相关制度、措施,能为在校教师提供平台和机会,使教师能有时间和机会学习教育理论及专业技能。

  具有综合素质的“双师型”教师能够按照市场调查、市场分析、行业分析、职业及职业岗位群分析,调整和改进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注重学生行业、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能进行专业开发和改造以适应和满足企业对模具行业人才的需求。

  总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作为基础和支撑,同时也要有具备实施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孟少明。《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学改革浅谈。科技资讯,2008.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王金龙。《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清华出版社,2007.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电加工与模具》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电加工与模具》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